东海龙宫大太子敖甲的兵器终于亮相啦
点开第41话,我一看第一个画面,好家伙,八条青玉大龙围绕着几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太美了!我当时根本没意识到那就是东海龙宫啊,我以为那是个月饼盒子上的图案(可能是因为当天正好是中秋节)。在往下看,哇靠,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东海龙宫,到处金光闪闪,二殿下的金銮鲸座上都在掉金子,我要是在现场我一定带个盆子去捡,看一场龙宫举办的比武除了能欣赏到绝世小帅哥还能捡金子妥妥的赚翻了啊同志们,请问龙宫啥时候才能再举行一场这种比武?门票多少我都去。
手指继续往下滑,我正等着二殿下和蛟族大王子激战一番呢,居然二殿下直接就夺冠了。可能是剧组经费不足,这种大场面暂时略过等以后有钱了在补上哈哈哈。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了,重点是大殿下的武器居然就那么猝不及防的出现了。当我看到龙爹手执方天画戟出场时,我惊呆了,还有年轻时候的龙王这么清秀的吗?难怪龙太子们一个塞一个的帅炸天。哎呀,我已经不知道该夸什么了,看到二太子还没想好怎么夸就出现了龙爹,还没开始夸龙爹就看到了龙爹手上的方天画戟了,到底夸哪个好呢?想说的太多就容易混乱,我今天就好好叨叨这方天画戟吧。上一篇鉴赏文我已经叨了半天方天画戟了,但那时候还不确定是不是大太子的武器,所以还没展开说,这一话我可以确定了东海龙宫大太子的武器就是方天画戟。今天一定要好好研究下这被孙悟空放弃的武器到底有何历史、有何神威。
为什么这么确定是大太子的武器呢?其实已经很明显了。漫画里方天画戟的装饰品之一就是大太子的发带如图1,这个发带和丙丙之前戴的那个发带一模一样,就是花色不一样。丙丙的那个发带花色是丙丙的专属颜色蓝色,这个发带是敖甲的专属颜色金色。盲猜敖乙曾经也戴过这种发带。有人要问了为什么武器上绑个发带啊?这里可是大有来头的,这得从方天画戟的历史演变说起,容我慢慢道来。
图1 敖甲和敖丙的发带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更是一部兵器的发展史,兵器成为权利与地位的象征,它无言的诉说着政权的兴亡与更替。戟是古代冷兵器家族中一种经常使用的长兵器,在古代近千年的战场上.它一直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史记》一再用“持戟百万” 来形容将士之众。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赤壁》中就有“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诗句,可见古代是把戟作为兵事象征的。
方天画戟是的戟一种,那么古代戟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戟失传已久,从北宋以后到上世纪30年代,许多学者都在探寻戟的庐山真面目。后来从考古资料中找到了确切的物证。实际上,戟就是将矛与戈做成一体的长兵器。它既可直刺,又具有横击、勾、拉等多种功能,杀伤力远比矛和戈强,适合于车战时使用。1978年,在湖北随县雷鼓墩的曾侯乙墓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件完整的三戈戟标本。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了4件戈矛联装的戟, 所用的戈都有“某年,相邦吕不韦造”的铸铭。它们通长2.88米,部分戟带有保护其金属部件的韬。手持这类兵器的百万秦兵以其勇武善战的作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霸业。
戟的故事在秦汉三国时期流传最广。三国时期,戟的种类增多,有手戟,长戟,双戟等。手戟柄短体轻,可刺可掷,是性能优良的自卫兵器。长戟、双戟则柄长体重,杀伤力大。长戟中比较著名的一种就是我们漫画里的这种方天画戟了,方天画戟因其前端设有月牙形双刃,双刃以两条支杆与戟杆相连如图2,并且戟杆镂空出图案或涂有彩绘,故而得名。双戟是两个外形相同的戟,左、右手分别握持各一,其中比较著名的一种是青龙戟,因戟杆上绘有青龙而得名,其显著特征是带有月牙形单刃。
图2 简朴版方天画戟和敖甲豪华版方天画戟
历史上或者说演义小说里使用方天画戟的著名人物主要有两个:吕布和薛仁贵。方天画戟和赤兔马已经成了吕布的标配,不管什么版本的吕布,不管怎么改编,这两样东西是绝对不会改的,吕布手执方天画戟、脚蹬赤兔马的艺术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持方天画戟,骑赤兔马,头戴金冠,风流倜傥,堪称武功顶尖,三英战吕布的故事更是精彩绝伦,流传至今。
唐朝第一猛将薛仁贵凭手中一杆方天画戟,东征西讨,冲锋陷阵,“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神勇无比,令敌人闻之丧胆。薛仁贵使用的方天画戟,很可能是他的家传兵器。他的六世祖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将领薛安都,"安都勤王之略,义阙于籓屏,以地外奔,罪同于三叛",因为宫廷斗争中站错了队伍,在南朝无法容身,被迫投靠了北魏,传到薛仁贵这一代,已然完全没落,但远祖的荣光和勇悍,使薛仁贵文武双全、体魄强健,在战斗中很快脱颖而出,进入大唐天子的法眼,从而开启了他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
据史书记载方天画戟比较重,使用方天画戟者必须力气大,戟法精湛,才能发挥该兵器的优势。在操控熟练以后,可以与重兵器对抗,如锤、镗等比拼冲击力,也可以与轻兵器如枪矛、刀剑比拼招式技巧。故要求方天画戟的使用者身体素质好,武艺高强,对身材也有一定要求,最好是人高马大的,身材矮了耍不开。《西游记》中的方天画戟重7200斤,在重量上是仅次于金箍棒的兵器了,龙本身就是庞然大物,人形肯定也是高大伟岸那一款的,所以敖甲使方天画戟完全没问题。
随着战争形式的演变和兵器铸造业的发展,戟逐渐退出了军用兵器的行列变成了仪仗兵器,成为一种表示身份等级的礼仪之器。皇帝派重臣巡视或统兵出征,赐戟以代斧钺,表示授权。宫庙、官府及显贵之府第陈戟于门前,称为“列戟”。在唐代,只有三品及其以上的官员方可享有门前列戟的权利,并按官员的等级高低对其门前列戟数量进行限定。《唐六典》卷四记载:“凡太庙、太社及诸宫殿门,各二十四戟;东宫诸门,施十八戟;正一品门,施十六戟;开府仪同三司、嗣王、郡王,......”
到了明清时期,列戟的规模更大。例如,位于北京天安门东侧的太庙之内建有戟门,门内外原有朱漆戟架八座,共插银墩红杆金龙戟120件,1900年被入侵的八国联军全部掠走,真的是令人痛心疾首。
戟虽退出战争舞台,却在画师笔中百般变形,添上了各种花饰。敦煌藏经洞的唐代绢画《渡海天王图》中,天王手持长戟,戟的形状明显夸张。元明以来,人们习称的“方天戟”或“方天画戟”,指的都是这类花式戟。《三国演义》、《水浒传》及《封神演义》中出场的戟基本都是这种威力无比却又花里胡哨的方天画戟。方天画戟与其他戟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画”字,这个“画”指的就是装饰在方天戟上的图案和绘画以及其他的装饰品,比如漫画里龙爹手上这杆方天画戟上装饰的就是敖甲的发带和他的专属图案。
演义小说里方天画戟的使用者为了体现自己的独有特点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给出不同的装饰,这也正好体现了使用者的人设特征,这一点大概跟敖甲搞的装饰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水浒传》中的小将吕方和郭盛。“小温侯”吕方,喜欢红色,战袍红色团花,铠甲火龙鳞,带束一条红玛瑙,骑胭脂如龙马,戟是朱红画杆方天戟,即杆是朱红色的。“赛仁贵”郭盛,喜欢白色,头上三叉冠顶一团瑞雪,身上镔铁甲闪寒霜,穿素罗袍,坐下白马(征宛玉兽),戟是寒戟银绞,即杆是银色的。两个人都是使方天画戟,这两人其实就是Cos吕布和薛仁贵。古代方天画戟又分双刃戟和单刃戟,双刃就是漫画里这种左右各一个月牙形刃,单刃就是只有一侧刃,吕方的是双刃戟,郭盛的是单刃戟。当然这里作者故意把两位小将的方天画戟搞得异常的花里胡哨,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体现两位少年沙雕中二的特点,书中描写这两位都不服对方非要一较高下,结果打着打着两杆方天画戟的绒绦缠绕到一起了,扯也扯不开,架是没法打了,场面一度极其搞笑,幸好被路过的花荣瞧见,花荣箭艺精湛,一箭将绒绦射断,二人才结束缠斗。吕方郭盛二人,归降梁山后,成为宋江贴身心腹,寸步不离保护其安全。从二人的经历看来,能模仿吕布、薛仁贵,置办得起全套盔甲袍带(就像现在能买得起LOLITA洋装),必然出身于殷实之家,毕竟那时候“穷读书富学武”,穷人家的孩子是玩不起这些的。
古代小说里玩方天画戟的非富即贵,因为玩这玩意儿费钱啊,要不然最后怎么退出兵器舞台成了仪仗兵器呢(哈哈玩笑话主要还是因为不适用了并且一般人驾驭不了)。而我们东海龙宫有的是钱,金子都像是水泥一样到处抹,大家没发现二殿下的宝座顶上都在掉金子么,你扶一下龙宫的墙壁保管你手指上都能沾上金粉沫沫。这条件,大殿下那整个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生在和平期,长在红旗下,童年无忧无虑,整日不搞点沙雕剧龙宫都显得有点呆板无聊了。看看二殿下,冷面严肃,整日一副小大人样,所以活跃龙宫气氛这种事就交给沙雕大哥好了。老头成天想让我练武参加比赛,没兴趣,哪有跟着老妈四处游历有趣啊,还想让我扎个小揪揪缠个发带,我才不,我要剪个新潮的发型,不扎发带的那种,发带放哪里好呢?正好绑在老头送我的方天画戟上(我怀疑那坨绒绦就是敖甲的头发)。看看,经过我一番打扮,这方天画戟是不是特别拉风?......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哈哈,快把我的大海马牵过来,本太子要耍一耍威风了......
可是一想到如今的敖甲,这也太虐了吧。一个无忧无虑的快乐少年如今遍体鳞伤,举目一望,昔日龙宫已成废墟。这满目疮痍叫他如何面对?这千疮百孔叫他如何修补?他可是龙宫大殿下啊,怎么会落到如此境地?大殿下啊,快点振作起来,拿起你的方天画戟,我真的很想看你骑着高头大海马挥舞方天画戟杀出你龙太子的气势,杀出你龙太子的威名,叫那些道貌岸然的家伙都瞧瞧,龙族不是好欺负的!
另外龙爹终于现人形了,本来一出来是个很温柔的模样,转眼就拿个方天画戟要叉敖甲,这难道就是来自龙王的反差萌么?在想想被天庭祸害后的龙爹那个眼神犀利的样子,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海里的大家本来生活得好好的,各族之间也基本是和睦相处,没有大的纷争,时不时还能搞点披荆斩棘的哥哥之类的娱乐活动。所以,狗天庭到底想干什么?什么时候让龙族重拾往日荣光?什么时候让东海恢复往日繁华?什么时候让大海风平浪静?敖丙什么时候发挥灵珠的作用?敖丙传什么时候搬上大荧幕?......我问题是不是太多了,还有,龙王大人,你这方天画戟和玉剑到底哪儿来的,不给大伙交代一下吗?知道你龙宫宝贝多,可总得有个说法吧。还有,开头的八条红山玉勾龙围绕龙宫这个造型,我觉得这八条玉勾龙应该不只是为了漂亮,可能还有组成什么结界用来保护龙宫安全的作用。


龙宫守护者 63人订阅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龙宫守护者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来自一本漫画
评论
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
0/300字 发布
热门
展开更多热评
最新
展开更多评论
触底啦~
第一个发表评论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