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地狱变相」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欢迎来到地狱变相。
从昨天看了「序」之后,我就一直沉浸到现在。
画面流光溢彩,构图严谨工致,笔触富丽劲健,台词讳莫如深:
“你想看见什么?”
“我想看见——
我想看见火烧白莲,城楼塌陷,天人变成恶鬼,净土堕成地狱。
如果你不能让我见到,
我便,杀了这琉璃院里所有人。”
寥寥几句,就勾勒出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尺度游戏。
这场游戏的主人公,是一位统治着玄黄间的恶鬼——十三代魍魉。
他跪在琉璃寺院大殿的中央,虔诚祈祷。
而本该秀骨清像的佛陀,在这肃穆又诡异的氛围中,变成了一张蓝黑色的脸,仿佛无声的审视着众生的恶业。
这究竟是西天之佛,还是地狱之佛?
引人遐想。
看了这短短的序言之后,萦绕在我心头最大的问题就是:为什么?
为什么他想看见白莲火烧,城楼塌陷?为什么他想天人变成恶鬼,净土堕成地狱?
他是为了想要报复众生,还是仅仅为了自身势力的扩张?
现有的漫画中并没有明确的指向。
「我便,杀了这琉璃院里所有人。」
这句话仿佛是一场屠杀的起点,又仿佛是一场修行的终点。
问题的答案究竟如何,一切都悬而未决。
但是,画面上所出现的褒衣博带的佛陀、飞扬流动的飘带、斑斓华丽的色彩,都让我想到了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绝对地位的艺术本土——
敦煌。
在浓烈富丽的敦煌美学之下栖息着的,其实是一种悲情之美。
战火纷飞的魏晋南北朝,白骨蔽野,千里无烟。显赫一时的皇家贵族,转眼间就有可能灰飞烟灭,大屠杀更是家常便饭,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宗教,便成了撒向人间的精神麻药。
人们一面将自己想象的安宁投射在宗教上,一面疯狂吸食它,用以逃避残酷的现实。
“假慕沙门,实避调役”,许多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为了逃避兵役和欺压,披上袈裟遁入佛门,来保护自身的安全。
正如漫画之中的僧人,同样是蓝黑色的脸,像极了被乱世抽干血质的普通人。
成佛的故事也充满了悲情。
释加牟尼割肉喂鹰,萨埵那太子投身伺虎,仿佛想要到达安乐的世界,就必须要经历痛苦、自我牺牲。
这其实是统治者的欺骗,一种对真实世界的歪曲。
统治者希望饱受苦难煎熬的民众,不要奋起反抗,而是怀着受难牺牲的心态,等待一个死后飞升的机会。
人间与地狱的界限已经模糊了,土地之上所发生着的一切,杀戮、饥荒、瘟疫……早已构成了【地狱变相图】的画面。
众生急切地需要一个救世者,哪怕他穿着一件魔鬼的外衣。
我想,这就是「十三代魍魉」诞生的原因。
十三代魍魉,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幽灵。
他身上驮负着诸多恶业,是地狱之王。他跪在地上的画面,远看像一颗束着长发的人头,静静躺在佛前诉说着人间的杀戮与苦难。
佛的脸上无悲无喜,高昂着他蓝黑色的头颅,仿佛看不见脚下发生的一切。
被忽视的人间疾苦,如同长久以来被众生冷落疏远、盘曲在地底下的地狱,终于迎来了它最高潮的反叛。
十三代魍魉,以地狱王之名,对伪善罪恶的世间发起宣战。
我想我能够理解他对人世的厌恶与怒火。
再多想想,如果给十三代魍魉这个人物编一个前传,那便是他在成为地狱王之前,与妖魔鬼怪做殊死搏杀的同时,也同样还要准备着把自己纯洁高尚的灵魂丢进满溢污浊的无敌深渊里,承受从灵魂到肉体的毁灭。
浑身沾满血污,但镇压着万鬼众妖的地狱王,实则有一颗慈悲之心。
他向玩弄性命、践踏道德、嘲弄理想的人间宣战,他想要为那无人宣称要负责的伤痛复仇。
地狱变相,终究是一场在混沌中争夺光明的战争。
ps. 以上内容皆属个人解读,并不代表作者立场。

小蓝花 11人订阅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小蓝花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来自一本漫画
评论
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
0/300字 发布
热门
展开更多热评
最新
展开更多评论
触底啦~
第一个发表评论呦~